已发表成果:
WOK 论文 2 篇;中文核心 67 篇;其它论文 174 篇;图书及章节 21 本;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between face-to-face situations and electronic situations
Multi-dimension Research on Youth Network Surfing
中华文明时空传播观:基于“传播制衡”的本土视角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24-09-28.技术与文明:作为文明传播实践的华夏航海活动及其叙事逻辑
新闻界,1007-2438,2024-09-25.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生传播意蕴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95-3461,2024-06-14.水舟隐喻:中西水舟原型的叙事比较与媒介理解差异
新闻大学,1006-1460,2024-05-15.文以情传: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情传播机制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24-02-15.理论、历史与传播:国家形象传播视域下“中国之治”的三重逻辑
社会科学战线,0257-0246,2024-02-01.意象中国:作为华夏文明传播符号的“意象”及其传播模式
新闻与写作,1002-2295,2024-01-05.情理融合:中国共产党民心政治的传播逻辑
传媒观察,1672-3406,2023-11-15.作为政治传播理论胚胎的水舟观念史:中国民心政治的文化逻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79X,2023-07-18.彼得斯媒介哲学视角下“道”的基础设施型媒介意义解析
江西社会科学,1004-518X,2023-06-25.“天父地母”:华夏文化中人与自然草木的间性传播研究
传媒观察,1672-3406,2023-05-15.礼尚往来:华夏传播的互惠观探析
学术界,1002-1698,2023-05-15.人文取向与具身意象:作为传播实践的中国传统地图制图活动新探
国际新闻界,1002-5685,2023-04-15.朱熹文化生产活动与儒学的重建——基于媒介仪式理论的考察
出版发行研究,1001-9316,2023-04-15.“新闻传播教育之大者”: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建——《新闻传播教育导论》读后
传媒观察,1672-3406,2022-09-10.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共生传播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22-07-28.“内圣外王”与“哲人王”:中西政治传播观念比较分析
新闻大学,1006-1460,2022-07-15.“撒种”之隐喻:论彼得斯“撒播”学说的西方文化原初语境
新闻界,1007-2438,2022-06-21.论彼得斯“撒播”学说与《新约》“撒种”隐喻之关联
新闻界,1007-2438,2022-06-21.水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博弈下的民心传播隐喻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285,2022-03-28.中国传播学的“中年危机”与华夏传播研究的球土化展望(2017-2021)
国际新闻界,1002-5685,2022-01-15.以“训”传家:作为一种传播控制实践的家训
新闻与传播研究,1005-2577,2021-09-25.微而不微:电视奥运节目H5传播的生成逻辑
电视研究,1007-3930,2021-08-05.趣时以和:《周易》的时空传播观
贵州社会科学,1002-6924,2021-07-20.魏晋南北朝媒介纸质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现代出版,2095-0330,2021-07-20.中华文明视域下常销书的出版逻辑
出版发行研究,1001-9316,2021-05-15.与时偕行:华夏文明传播的时间偏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21-03-15.人脸:身体传播中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表征
齐鲁学刊,1001-022X,2021-03-15.重返部落化:结绳记事的传播模式、机理与功能探赜
国际新闻界,1002-5685,2021-02-23.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自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01-2435,2020-07-27.《庄子》对“交流失败”的求解——从与彼得斯《对空言说》比较的视角
新闻爱好者,1003-1286,2020-06-20.媒介哲学视角下的老子之“门”新论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935,2020-03-15.李柏朝《老子道德经贯珠解》的特色与成就
中国道教,1006-9593,2020-02-15.说服的艺术:华夏“察言观色”论的意蕴、技巧与伦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9-10-15.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5-9245,2019-07-22.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5-9245,2019-07-22.赋权的转移:媒介化视角下的四书升格运动——以《中庸》为例
现代出版,2095-0330,2019-07-10.礼之起源——中国古乐的媒介功能观新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1-8204,2019-05-25.天下一家:新时代人类文明交往观的中国气派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1-394X,2019-05-01.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001-9162,2019-01-24.尼尔·波兹曼论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话语变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1674-7062,2018.新子学之“新”:重建传统心性之学——以道家“见独”观念为例
人文杂志,0447-662X,2017.2011-2016:华夏传播研究的使命、进展及其展望
国际新闻界,1002-5685,2017.内向传播视域下的先秦儒家“慎独”观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2338,2017.传播学“中华学派”建构路径的前瞻性思考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5-9245,2017.作为儒家内向传播观念的“慎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072,2016-11-17.华夏媒介批评的概念、思想流变及其价值取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06-0448,2016-04-20.华夏舆论传播的概念、历史、形态及特征探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6-03-15.“风草论”:建构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尝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5-09-15.两岸网络公共领域中的身份认同及其交往逻辑的功能考量
台湾研究,1006-6683,2014-10-20.两岸政治互信中的传媒角色、功能及前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14-09-28.海峡两岸新闻交流政策的困境与出路展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4-03-15.“解严”后政党角力下台湾新闻自由的进步与迷思
台湾研究集刊,1002-1590,2014-02-15.“两岸”的平潭,抑或“平潭”的平潭?——《平潭时报》消息来源与议题建构的视角
台湾研究集刊,1002-1590,2013-04-15.道家的生态意识管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1-6116,2012.台湾新闻自由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探析
台湾研究,1006-6683,2011.台湾新闻自由与民众监督的博弈与出路——从《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事件说起
台湾研究集刊,1002-1590,2011.内向传播的视阈下老子的自我观探析
国际新闻界,1002-5685,2011.老子思想中的媒介拟态环境批判意识及其治理之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1.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升华术
宗教学研究,1006-1312,2011.台湾三大报新闻评论的特色与启示
台湾研究,1006-6683,2010.付费发表论文的文化传播忧思
自然辩证法通讯,1000-0763,2010.中国思想解放和学术建设的号角——《自然辩证法通讯》社会功能的传播学观照
自然辩证法通讯 ,1000-0763 ,2009.道家语言传播效果的求美旨趣
哲学动态,1002-8862,2008-03-26.试论文化道教
宗教学研究,1006-1312,2008-03-15.学术良知的守望者——《自然辩证法通讯》30年办刊理念考察
自然辩证法通讯,1000-0763,2008-02-10.道家对科技异化的思考及救治
自然辩证法研究,1000-8934,2007-06-18.理论·实践·价值: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三维探索
对外传播,1671-8038,2025-02-19.华夏传播学的天平
海燕,0438-3818,2025-02-15.媒介域视角下中国神话的书写与传播
北京文化创意,2095-8684,2024-12-30.中华文明共生传播视域下“三大全球倡议”的实践、历史和理论逻辑
未来传播,2096-8418,2024-12-20.学为圣贤:儒家榜样传播观念的形成机理与运作机制研究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4-11-30.中国式现代化与自主知识体系驱动下的华夏传播研究新发展——2023年华夏传播研究综述
华夏传播研究,,2024-11-30.风水·定居:同安文庙形制变化中的文化传播与关系生成
华夏传播研究,,2024-11-30.心传天下,学以成人:人工智能时代本土传播学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
新媒体与社会,,2024-11-15.“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报道塑造“地方感”和中华文明传播的经典案例
新闻爱好者,1003-1286,2024-10-20.“他者”的镜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历史视角、传播逻辑和文化主体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4-09-1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协奏
新闻采编,2096-0719,2024-06-25.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思想根源与传承发展实践
当代中国与世界,2096-997X,2024-03-15.开拓新时代中国商业文化建设新境界——专访著名文化学者谢清果教授
商业文化,1006-4117,2024-01-15.以效能为导向:作为“世界之中国”的国际传播新进路
对外传播,1671-8038,2023-12-22.主持人语
三明学院学报,1673-4343,2023-10-20.《典籍里的中国》传播致效的动因与机制剖析——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理念的视角
新闻爱好者,1003-1286,2023-09-2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土化关切下华夏传播的“求索”与“突破”——2022年华夏传播研究综述
华夏传播研究,,2023-08-31.主持人语
三明学院学报,1673-4343,2023-08-20.器以藏礼:宋代建盏的媒介符号表征与礼文化传播功能探析
文化产业研究,,2023-07-31.礼在仪中:礼的仪式化展演法则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3-05-15.知行合一:礼乐符号的交往行为论
符号与传媒,,2023-04-30.非遗短视频传播的发展逻辑——基于福州非遗考察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1672-4348,2023-04-25.《道德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中华老学,,2023-03-31.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思想统领新闻舆论工作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3-03-15.廿年回顾:情感视域下中国非遗传播研究及其探索展望
华夏传播研究,,2023-02-28.政治传播视角下党的政治建设新探
三明学院学报,1673-4343,2023-02-20.“海滨邹鲁”:城市文化形象的叙事建构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12-31.衣冠南渡:华夏文明传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融合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97-1532,2022-12-15.传播气质论:建构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讨
国际传播,2096-2622,2022-12-15.2021年华夏传播学研究综述
华夏传播研究,,2022-09-30.从文学修辞向思想修辞的跃迁:关于《庄子》的传播修辞学考察
宏德学刊,,2022-09-30.“致君尧舜”:政治传播视角下的宋代经筵考察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06-30.华夏礼乐传播的开端——《周易》的礼乐精神新探
宏德学刊,,2022-06-30.上善若水:《道德经》水道隐喻的镜像媒介功能分析
华夏文化论坛,,2022-06-30.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同向同行的华夏传播研究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2-05-15.新时代文明性公共政策传播机制与效能提升研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例
三明学院学报,1673-4343,2022-04-20.抗疫纪录片中“友善”价值观的中国表达和国家形象建构——以《武汉战疫纪》为例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002-0519,2022-02-15.无败事:老子对圣人成功之道的系统阐释——以《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为中心的考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671-9476,2022-01-15.地域文化传播视角下文化自信的实现逻辑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1-11-30.媒介哲学视域中的中华“门”文化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7.“福州三宝”的认知传播困境及其成因、对策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1672-4348,2021-10-25.新时代公益广告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1-07-15.中华贤文化与魏晋南北朝端午民俗的生成与传播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1-06-30.主持人按语(第九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1-06-30.主持人按语(第八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1-04-30.探寻华夏文化之根——周公历史记忆的媒介生成路径考
文化研究,,2021-03-31.主持人按语(第七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1-02-28.主持人按语(第六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12-30.民心传播:中国式扶贫实践的文明底蕴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10-31.主持人按语(第五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10-31.中华传统文化中“桥”意象的媒介功能探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20-09-15.共生交往:全球抗疫实践的人类交往方式审思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0-09-15.作为交往“媒介”的鼓浪屿“文化记忆”
鼓浪屿研究,,2020-08-31.扶贫传播:“中国之治”的当代实践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8-30.主持人按语(第四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8-30.华夏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0-07-15.《道德经》“死而不亡者寿”章句新解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6-30.“慎言观”视域下孔子的情感传播观念研究
华夏文化论坛,,2020-06-15.人本与礼制:孔子人际交往的制度设计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20-05-14.黔中屯堡社会中礼乐文化的符号表征及其传播特质
符号与传媒,,2020-04-30.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下)(之二)——“三大体系”之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4-15.作为华夏公共传播形态的“东林运动”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4-15.“他者特性”与“万物齐一”:彼得斯与庄子对“交流”困境的求解路径比较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95-5170,2020-03-15.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下)——“三大体系”之学科(教材)体系建设的探索之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20-02-15.孔老论人际沟通中的“怨”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8-889X,2020-01-28.同归殊途:彼得斯与庄子对“交流失败”原因的比较研究
东南传播,1672-9579,2019-12-20.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中)——以“华夏内向传播”理论提出的过程为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2-15.主持人按语(第二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2-15.华夏传播研究的初心、求索及其方向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2-15.诗性传播:中国姓名的大众传播之道
教育传媒研究,2096-1626,2019-11-15.行贤不自贤——《庄子》的贤人观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11-09.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果评估和优化研究调查报告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11-09.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11-09.我与华夏传播学体系的建构(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0-15.新时代中华老学研究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0-15.民国时期《老子研究与政治》的时代意蕴与思想特色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10-15.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稷下学宫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08-15.主持人按语(第一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08-15.“反者,道之动”:老子的受众观念系统考察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671-9476,2019-07-15.论《道德经》的“成败”观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4-3083,2019-06-15.构建人类沟通共同体的理论依据、可能路径及其价值取向
传媒观察,1672-3406,2019-06-10.论妈祖女神符号传播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的积极作用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05-31.华夏传播研究专栏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05-31.中国古代典籍对传统社会舆论的型塑探究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1009-7902,2019-05-20.开创中国思想创新的宣言书——《道德经》首章新解说
名作欣赏,1006-0189,2019-05-10.老子“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新诠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672-3600,2019-05-08.道家内向传播的观念、路径及其目标
未来传播,1008-6552,2019-04-20.中华新文明主义的共生交往特质
今传媒,1672-8122,2019-01-05.老子的祸福论及其“十六字心法”——《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新知
名作欣赏,1006-0189,2018-9-10.新子学的当代转向——以儒家道心、人心的博弈与当代自我传播智慧为例
管子学刊,1002-3828,2018-12-20.一、老子传播思想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妈祖文化:两岸情感沟通的媒介
妈祖文化研究,,2018.媒介环境学派与“技术决定论”关联的再思考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8.老子“玄同”思想体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方略
中原文化研究,2095-5669,2018.老子的祸福论及其“十六字心法”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新知
名作欣赏,1006-0189,2018.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新探
文化研究,1001-2788,2018.华夏文明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儒家“修身为本”的内向传播意蕴考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96-2991,2018.新子学的当代转向 ——以儒家道心、人心的博弈与当代自我传播智慧为例
管子学刊,1002-3828,2018.观象制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图像的文化符号表征
符号与传媒,,2018.礼乐协同:华夏文明传播的范式及其功能展演
新闻与传播评论,2096-5443,2018.英国《每日邮报》(2003-2012)的中国文化形象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17.老子“美”论的无为、诚信与民本取向
铜仁学院学报,1673-9639,2017.道家语言传播意象之美的哲学玄思与现实观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07-5674,2017.老子的媒介技术观辨析
职大学报,1671-1440,2017.宠辱不惊 得失泰然——论《道德经》中的“得失”观及其当代启示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95-2082,2017.人类交流的无奈与超越——对“道可道,非常道”的再思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1006-0189,2017.老子非言语传播思想的内涵、功能及其当代启示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671-9476,2017.华夏传播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未来展望
今传媒,1007-0850,2017.中庸:儒家内向传播的独特运思方法
名作欣赏,1006-0189,2017.说说“新子学精神”
名作欣赏,1006-0189,2017.论道家的语言传播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008-2662,2017.“无身无私”——《道德经》中自我管理的精髓解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97-1532,2016-12-15.网民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影响评析
理论界,1003-6547,2016-12-10.中西传播理论特质差异论纲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07-8770,2016-11-15.集体无意识视角下的网民互联网生存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95-8153,2016-10-28.道教的当代传播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道教,1006-9593,2016-10-15.台湾三大报两岸议题话语框架比较研究——以“大一中框架”报道为例
台海研究,2095-6908,2016-09-30.文化认同视域下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功能与观念前瞻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1-5454,2016-09-15.老子对人际传播现象的独特思考——与《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比较的视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4-342X,2016-08-25.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下的文化认同探究
关东学刊,2096-2258,2016-08-20.老子传播思想视阈下的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文化与传播,2095-459X,2016-08-15.中国文化的话语权提升之道
人民论坛,1004-3381,2016-08-15.人际欺骗理论与《红楼梦》“茗玉雪下抽柴”故事
阅江学刊,1674-7089,2016-08-01.内向传播视域中的佛教心性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07-7030,2016-07-30.庄子对人类语言沟通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1008-889X,2016-07-28.汉字媒介的性别权力特征辨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009-9115,2016-07-20.交流的无奈:老子与彼得斯的不谋而合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4-4310,2016-05-20.老子的道治社会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1673-4432,2016-04-30.华夏公共传播的概念、历史及其模式考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6-1398,2016-02-20.以侨为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网络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008-9012,2015-09-28.对台宣传受众定位的七大策略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1-5454,2015-07-15.看得见的狂欢与看不见的寂寞——“脸谱式”网络社交现象初探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009-9115,2015-01-20.两岸智库媒体的营造与集群效应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15-01-15.《两岸传媒》:两岸共同媒介的鲜活样本
东南传播,1672-9579,2014-11-20.大陆时期成舍我新闻自由思想的变迁探析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008-7346,2014-08-25.《海峡导报》“台海新闻版”的特色探析
东南传播,1672-9579,2014-07-20.人文精神:媒介批评的终极指向
新闻爱好者,1003-1286,2014-05-21.树状传播模式下唐诗风行的三大技巧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009-9115,2014-05-20.“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两岸新闻交流政策诠释
阅江学刊,1674-7089,2014-04-08.多元背后的“独音”:台湾媒体话语框架之对抗——以“旺中案”为个案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14-01-15.平潭传媒特区建构的时代呼唤、现实困境与理性前瞻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008-6552,2013-08-10.老子不言不辩思想与春秋时期传播环境研究——与雅典“尚辨”传统的比较视角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08-4738,2013-06-28.新媒介环境下增强对台传播“软实力”的思考
阅江学刊,1674-7089,2013-06-08.老子敬畏观的基本维度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4-4310,2013-05-20.平潭传媒特区建构的时代呼唤、现实困境与理性前瞻
发展研究,1003-0670,2013-05-20.口语媒介的变迁与人性化传播理念的回归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13-05-15.公共传播视域下的“魏晋清谈”及其当代遗思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2-5227,2013-04-25.台湾地区新闻自由的困境及其救赎之道
新闻春秋,2095-4018,2013-02-15.从面子互动看中国现代婆媳关系管理——以《双面胶》为文本进行解读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0539,2012.老子“三宝思想”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4-342X,2012.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的人际印象思想考析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08-4738,2012.《红楼梦》的五行色彩隐喻探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009-9115,2012.架构“交流的无奈”通向“人际的和谐”桥梁——论老子人际沟通的逆向思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671-9476,2012.老子“知不知”的养生观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8-889X,2011.动漫广告将异军突起——从病毒式传播看动漫广告的发展前景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4-3571,2011.老子“味无味”的饮食养生智慧刍议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009-9115,2011.老子“尊道贵德”养生理论的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9-1750,2011.三网融合下报纸发展的四种策略探析
东南传播,1672-9579,2011.三网融合时代提升广告信任度的内在机制研究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1-5454,2011.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学诠释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04-4310,2011.“海峡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构建的基本原则探析
东南传播,1672-9579,2011.老子的组织传播思想纲领初探
今传媒,1672-8122,2011.博弈论视域下的弱势群体与大众传媒关系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1008-6552,2010.论娱乐界的议题公关
东南传播,1672-9579,2010.从“文化养生”的角度看道教养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道教 ,1006-9593 ,2009.“自然”创意,深度出来——浅谈广告创意的自然底蕴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671-5454 ,2009.科学革命与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传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4-3571 ,2009.科学创意的传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8-7699 ,2009.记者博客的传播模式及其价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3-5595,2008-12-15.议程设置理论:和谐广告的重要助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73-0704,2008-11-15.现代广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1-5454,2008-07-15.《温哥华宣言》与文化手段
唐山学院学报,1672-349X,2008-01-20.记者博客的困境与出路
东南传播,1672-9579,2007-12-30.道德真经精义.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年11月.
道德经与当代传媒文化. (专著). 世界道联出版社, 2014年12月.
道教养生哲学与生活传播. (专著). 世界道联出版社, 2014年11月.
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3年09月.
和老子学管理:老子的组织传播智慧.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1年06月.
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 (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11年04月.
中国科学文化与科学传播研究. (专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年04月.
和老子学传播:老子的沟通智慧.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年11月.
和老子学养生.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0年11月.
中国视域下的新闻传播研究. (专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年04月.
生命道教指要.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9年11月.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专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9年09月.
生命道教指要.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年01月.
老子大道思想指要.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年02月.
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 (专著). 东方出版社, 2007年12月.
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 (专著). 东方出版社, 2007年11月.
老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实践. (专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06月.
太上道祖圣传.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年02月.
中国宗教通论. (专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02月.
紫气东来. (专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年02月.
科学思想的升华:科技创新思维上升论. (专著). 科学出版社, 200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