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成果:
WOK 论文 3 篇;中文核心 11 篇;其它论文 40 篇;图书及章节 7 本;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English Version Sinological Periodicals in the Overseas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hree Perspectiv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tudies of Chinese Language
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19世纪英文期刊中的汉语传播
国际汉学,2095-9257,2024-05-30.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词汇能力发展的多维分析——以印尼来华汉语学习者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0-5315,2022-11-10.论汪启疆海洋诗中月亮意象的艺术创新
中国文学研究,1003-7535,2019-10-30.17世纪波兰汉学的汉语声母特征分析——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拉丁注音为中心
语言研究,1000-1263,2018.19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以《汉语手册》与《语言自迩集》为例
国际汉学,2095-9257,2016-09-20.西方汉学视域下汉语量词的性质与特征
语言教学与研究,0257-9448,2016-05-10.丰县方言的“喽”
中国语文,0578-1949,2016-05-10.上古汉语“VP之NP”结构与“之”的功能
古汉语研究,1001-5442,2015-03-15.词库与句法关系的新视野——平行构架理论的词汇及语义倾向性分析
外语教学与研究,1000-0429,2011.“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
古汉语研究,1001-5442,2011.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10.十九世纪西方汉学期刊对汉语教学的多元探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1-733X,2023-11-15.基于三语习得视角的汉语语音习得特征研究——以马耳他学习者为例
汉字文化,1001-0661,2023-10-25.基于互文性理论下的语义风格对比分析——以林少华和赖明珠译《挪威的森林》为例
美与时代(下),1003-2592,2021-07-25.16~19世纪西方汉学中汉语舌根鼻音[?]研究述论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20-02-15.翟理斯的汉语注音特点及其相关问题——以《汉语无师自通》和《华英字典》为中心
龙岩学院学报,1673-4629,2020-01-25.印尼语中词语重叠的语义认知研究
外文研究,2095-5723,2019-06-15.翟理斯汉语口语教材述论——以《汉语无师自通》(1872)为中心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8-889X,2019-01-28.《唐话纂要》中“话”的性质及其韵律结构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672-1306,2018-9-15.高本汉对汉语语法特征的认识
国际汉语,,2018.《唐话纂要》中“话”的性质及其韵律结构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672-1306,2018.西方汉学中汉语语体特征的认知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8.汉语全球教育史研究的国际视野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8.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汉学新视野——汉语教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7.论渡也儿童诗中的亲情诗和生态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汉语域外传播与西方英文期刊的研究价值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7.方言俗语的语义解释与系统观照——《〈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简评
国际汉语学报,,2017.基于“需求”导向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亚太地区国际汉语教学学会第八届年会综述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7.论汪启疆诗歌中的“井”意象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008-0163,2016-12-25.汪启疆海洋诗歌的“空间”脉络——一项基于空间诗学理论的考察
华文文学评论,,2016-11-30.形式动词结构中的宾语性质及其叠置现象——以“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为例
国际汉语学报,,2016-08-31.形式动词结构中的宾语性质及其叠置现象——以“加以”类形式动词研究为例
《国际汉语学报》第7卷第1辑,,2016-08-01.罗存德《汉语语法》与汉语特征研究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6-07-15.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6-05-15.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对汉字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国际汉语学报,,2016-01-31.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对汉字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国际汉语学报》第6卷第2辑,,2016-01-01.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四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5-10-15.语言演化:多元视角之下——第六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5-10-15.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三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5-07-15.英国汉学中的汉语词类特征研究——以艾约瑟《汉语官话口语语法》与萨默斯《汉语手册》的对比研究为例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95-798X,2015-07-15.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二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5-04-15.两岸华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的建构机制与运作模式研究报告之一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5-01-15.西方汉学中汉字注音一瞥
汉字文化,1001-0661,2014-08-25.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三维观”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4-03-15.“认知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3-06-15.英国汉学中汉语国别化教材初探——萨默斯《中文基础》(1864)述评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2-12-15.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与汉字特征述论——《中国语言和文学讲义》(1853)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2-06-15.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1-09-15.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
海外华文教育,2221-9056,2011-03-15.语言知识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的编写策略
海外华文教育,,2010-09-15.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趋势
海外华文教育,,2010-03-15.西方汉学与汉语特征研究. (专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年01月.
文本的符码. (专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5年12月.
汉语的词法与句法. (译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年07月.
尔雅译注. (古籍整理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08月.
诗意的视界. (专著). 世纪出版集团, 2012年06月.
诗意的语言. (专著). 学林出版社, 2007年06月.
尔雅译注. (古籍整理 ). 新1版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