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成果:
中文核心 6 篇;其它论文 27 篇;图书及章节 3 本;
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
证据科学,1674-1226,2014-10-25.对象即方法: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对苏力“黄碟案”演讲的再思考
证据科学,1674-1226,2014-04-25.揭幕意见裁判主义——诉调对接的事实基础与事实认定
证据科学,1674-1226,2013-02-25.从纸上谈兵到水滴石穿——非法口供排除程序的构造反思
证据科学,1674-1226,2012.刑事救济程序中律师辩护:从扩大参与面到检验有效性
政法论坛,1000-0208,2010.从“抗干扰”到“获信赖”: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之目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009-8860 ,2009.事后道歉证据的证明逻辑——以长崎事件为例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95-2082,2024-04-20.《民法典》自甘冒险条款的要件解构与模型设计
民商法争鸣,,2023-10-31.品格证据的证明对象
证据科学,1674-1226,2023-02-25.企业刑事合规的中国经验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22-10-28.检察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逻辑
“检察指导性案例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21-06-2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蕴含的“利益博弈”
检察日报,,2020-07-29.论监察比例原则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20-02-28.案件真相的意见裁判主义解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1-1254,2019-02-15.我国监察证据规则的构造解析
证据科学,1674-1226,2018-8-25.刑事诉讼的品格要素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18-10-28.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从自由证明到严格证明
政法学刊,1009-3745,2017.重返证明模式的理论框架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17.认罪认罚从宽的四种模式
人民检察,1004-4043,2017.无证据概念的个案导入:以聂树斌案为例
证据科学,1674-1226,2017.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律师意见表达——从东南沿海某基层检察院的实践切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95-2082,2016-12-20.达马斯卡证据法理论中三个程序支柱的相互关系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16-02-28.主张即证据:不在犯罪现场的意见解构
财经法学,2095-9206,2015-11-15.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历史解释与现状审视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3-6644,2015-06-28.案件理论:意见裁判主义的叙事进路——从《证据分析》一书切入
甘肃理论学刊,1003-4307,2014-11-20.简论刑事和解的中国特色——以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为中心
法治研究,1674-1455,2014-06-05.简论诉调对接程序的意见共通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95-2082,2013-04-20.智识互转:印证规范解析
证据科学,1674-1226,2011.事实发现:能动与回应之间
政法论丛,1002-6274,2010.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司法改革论评,,2008-10-15.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问题研究
福建法学,,2008-09-10.从技术到情感:刑民交叉案件管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671-6914,2008-07-10.叶公好龙:刑事证人出庭的一个寓言
证据科学,1674-1226,2008-02-25.法官事实认定的心理学分析. (专著). 法律出版社, 2014年04月.
证据法学. (教材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法官角色论:从社会、组织和诉讼场域的审视. (专著). 法律出版社, 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