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表成果:
WOK 论文 1 篇;中文核心 71 篇;其它论文 16 篇;图书及章节 1 本;
Market Transition, Occupational Status, and Depression in Urba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Multilevel Analysis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中国民众的国家认同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1-4667,2024-09-20.从TOE到TOEI:数字社会基层治理的动员机制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57-2834,2024-07-05.转型中国的国家认同变迁趋势研究
社会学研究,1002-5936,2024-03-20.市场化、社会阶层与中国民众的教养观念变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24-01-28.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公平感的变迁历程及其解释因素
社会,1004-8804,2023-05-20.从灵活到“稳定”:网约车平台劳动秩序的演进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1001-8263,2023-04-15.区块链技术与数字信任建构机制研究——以百度超级链为例
南京社会科学,1001-8263,2022-09-13.虚拟陪聊现象及其影响研究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95-9796,2022-07-10.社区弹性与农民工市民化
社会科学战线,0257-0246,2021-08-01.社会质量与城市居民的获得感研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1-4667,2021-07-20.居住空间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青年研究,1008-1437,2021-05-30.工作单位与政治参与:市场化效应的一个微观管窥
政治学研究,1000-3355,2021-04-18.民生风险感知与城市居民的精神健康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579,2021-03-15.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城市居民获得感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2021-03-15.互联网使用、风险感知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007-5801,2021-02-01.谁会成为创业者:关于创业意愿的一项经济社会学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8-7672,2020-03-15.农民工获得感的概念内涵、测量指标及理论思考
兰州学刊,1005-3492,2020-03-05.居住环境、社会地位与老年人健康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38-0460,2020-01-28.社区公民身份与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基于厦门、苏州、东莞、深圳等地的调查
社会建设,2095-8641,2020-01-20.个人捐赠何以可为:慈善信息与组织信任的作用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1674-4802,2019-10-16.就业质量、城市社会包容与农民工健康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00-5579,2019-09-15.社会质量与农民工的市民化
经济学家,1003-5656,2019-07-05.社会经济保障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00-260X,2019-03-15.资本积累与农民工群体的阶层认同
社会建设,2095-8641,2019-01-20.社会弹性与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57-2834,2019-01-05.当代农民工社会公平感:一个经济社会学分析框架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7-6522,2018-11-15.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
社会科学战线,0257-0246,2018.社会地位与农民工的定居意愿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000-2529,2018.社会质量:欧洲议题与中国走向
南京社会科学,1001-8263,2018.当代农民工社会公平感:一个 经济社会学分析框架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7-6522,2018.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市民化:需求及干预策略
兰州学刊,1005-3492,2018.居住空间、社会距离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671-8402,2017.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其主观生活质量
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2017.休闲方式、精神健康与幸福感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57-2834,2016-09-05.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
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2016-03-15.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16-02-15.社会质量、社区能力与城市居民的能力贫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000-2529,2015-09-22.社会资本与青年群体的幸福感
当代青年研究,1006-1789,2015-07-20.社区能力视域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2015-01-15.社区能力、社区效能感与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路径研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257-2834,2014-11-05.中国特色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社会主义研究,1001-4527,2014-04-10.城市社区利益相关者:内涵、角色与功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000-2529,2014-03-25.城市社会包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1001-6198,2014-03-15.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1002-4921,2014-03-10.就业质量对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14-02-15.社会质量视域下城市居民创新意识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1003-4145,2014-02-05.社会建设研究:回顾与展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1009-3176,2013-09-10.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003-3947,2013-07-15.社区能力建设与反贫困实践——以英国“社区复兴运动”为例
社会科学战线,0257-0246,2013-04-01.社区能力及其测量——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问题,1002-2031,2013-03-27.城市社会凝聚的测量:深圳社会质量调查数据与分析
广东社会科学,1000-114X,2013-03-15.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
妇女研究论丛,1004-2563,2012.网络治理视角下的美国弱势青年教育救助模式分析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11.女性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排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的调查
妇女研究论丛,1004-2563,2011.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与路径研究
天府新论,1004-0633,2011.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综合效果评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0202,2011.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学刊,1004-129X,2011.美国弱势青年的教育救助及其启示——以美国职业团为例
外国教育研究,1006-7469,2010.农村劳动力跨境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濮阳市T村个案研究
西北人口,1007-0672,2010.金融危机对外来女工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10.社会资本培育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
国外社会科学 ,1000-4777 ,2009.教育救助对农村贫困青壮年收入的影响
学术论坛 ,1004-4434 ,2009.不同发展视角下教育对缓解贫困的意义
财经科学,1000-8306,2008-09-01.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07-3612,2007-06-15.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000-5498,2006-11-30.中国社会保障研究:回顾与展望
社会科学研究,1000-4769,2006-07-15.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职业获得——以运动员职业获得为例
学习与探索,1002-462X,2006-03-15.社会资本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1002-9826,2006-01-10.社会保障与女性成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003-3947,2005-11-25.福利国家运行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社会主义研究,1001-4527,2005-02-28.福利国家的风险及其产生的根源
政治学研究,1000-3355,2004-02-29.谁会掌握话语权?——舆论场域话语权流变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刊,,2024-06-15.性别观念与女性职业地位晋升——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008-6838,2023-06-28.重点选题策划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出版广角,1006-7000,2023-01-15.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距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
深圳社会科学,2096-983X,2022-11-10.社区建设与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社会建设,2095-8641,2017.创新性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建设研究,,2016-02-29.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方式及其反思
特区经济,1004-0714,2010.信息与福利:福利获得的经济学分析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08-11-20.社会排斥与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以福建省东宅村为个案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671-4970,2008-03-25.社会资本与再就业——以厦门市为例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07-05-20.“教育救助”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基于福建省漳州市军溪村的个案调查
学习与实践,1004-0730,2006-10-20.辽宁竞技体育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学分析
体育文化导刊,1671-1572,2006-06-23.新时期沈阳市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企业家天地,1003-8434,2006-04-30.体育从业人员职业声望评价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8-374X,2005-11-2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东南学术,1008-1569,2004-12-30.新形势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向
湖北社会科学,1003-8477,2004-08-25.教育救助与社会流动. (专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